犹通晓。
引《汉书·平帝纪》:“徵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至者数千人。”
唐•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清•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杨世昌》:“其人善画山水能鼓琴,晓星历通知黄白药术,可谓艺矣。”
把事项告诉人知道。
引《水浒传》第十九回:“先生何故只是冷笑?有事可以通知。”
《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三回:“临时动身才写一封信通知老婆,及告知 山东 收信地址。”
赵树理 《登记》:“隔了一天区公所通知村公所说 小晚 和 艾艾 的婚姻是模范婚姻。”
告知事项的文字或口信。
引巴金•《大镜子》:“开会的通知不断索稿的信不停。”
刘绍棠 《西苑草》三:“突然接到团市委大学工作委员会的紧急通知要我去开一个重要会议。”
告知。
引《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立局亲审》:「所有生员非系本身之事,不得代人呈禀亦宜悬示通知。」
近通告
反隐瞒
通晓。
引唐·白居易〈扬孝直除滑州长史制〉:「专习武经通知吏事。」
《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济南府里有些从前大书院出来的人觉得自家学问甚深通知时务。」
机关内部各单位间有所洽办或通知时使用的文书;内容简单时亦可对外使用。
近通告
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单位(受文对象)、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
通 [ tōng ]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 如 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 2. 懂得,彻底明了。 如 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 3. 传达。 如 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 4. 往来交接。 如 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 5. 普遍、全。 如 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 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 如 通奸。私通。 [更多解释]
知 [ zhī ] 1. 晓得,明了。 如 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 如 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 如 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 如 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 如 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 如 故知(老朋友)。 知 [ zhì ] 1. 同“智”,智慧。 [更多解释]
答:通知的拼音是:tōng zhī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通知 的发音
答:通知的意思是:①.告知。②.通晓。③.机关内部各单位间有所洽办或通知时使用的文书;内容简单时亦可对外使用。
答:通知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同志,统治,统制,童稚,同知,同致,同质,铜汁,筒炙,同治,铜炙,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