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哥的意思




    拼音:ge 声调:gē 怎么读哥朗读
    总笔画:10 画 部首:口 部
    部外笔画:7 画 结构:上下结构
    五行:木 造字法:会意字
    五笔:SKSK 仓颉:MRNR
    郑码:AIAJ 四角:10621
    中文电码:0766 区位码:2471 统一码:7
    笔顺:[1251212512] 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横、竖钩

    哥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兄,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男子。~~。

    称呼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李二~。

    古同“”。

    详细解释


    名词

    1.会意。从二可。“”,有“快乐”、“欢乐”的意思。《诗·小雅·正月》:“哿矣富人。” 毛传:“哿,可。”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哿与哀对文,哀者忧悲,哿者欢乐也。……《毛传》训哿为可,可亦快意惬心之称。”“”似即“”之本字。本义:歌。

    2.通“”。咏,唱,奏乐。

    song;

    召公卒,而民人思 召公之政,怀裳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 《史记·燕召公世家》诚信著于天下,醇德流乎四海,则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执禽而朝之。 —— 《盐铁论》

    哥钟(即歌钟,古代打击乐器);哥咏(歌咏)

    3.哥哥。

    elder brother;

    哥,声也。从二可。 —— 《说文》。按,发声之语,如可而平,今以称兄之词。再拜跪奠大哥于座前,伏维哥孝友慈惠,和易谦恭。 —— 唐· 白居易《祭浮梁大兄文》

    大哥;二哥;哥嫂;哥子(哥哥;对男孩的称呼)。亦用于对同族和亲戚中兄长的称呼。如:叔伯哥。

    4.对年稍长者或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的尊称或昵称 。

    brother;

    张大哥;李大哥;哥们(男子之间的昵称)

    5.唐代常称父为哥。

    father;

    6.对丈夫的昵称。尤其是小两口之间 。

    husband;

    送哥参军。

    7.宋代著名瓷窑“哥窑”的简称。

    Ge Kiln;

    1.歌曲。

    《说文解字•可部》:“哥,声也。从二可,古文以为歌字。”清•段玉裁•注:“汉书多用哥为歌。”晋•傅玄〈节赋〉:“黄钟唱哥,九韶兴舞。”

    2.称谓: (1)用以称兄长。

    大哥、哥哥。 (2)用以称同辈的男性。如:老哥、小哥。

    用于句末的语尾助词。常出现于宋元戏曲中,相当于“”。

    元•邓玉宾〈叨叨令•想这堆金积玉〉曲:“为家私费尽些担山力,你省的也么哥。”

    1.称谓:

    2.(1)兄长。

    大哥、表哥、堂哥。

    3.(2)同辈的男子。

    老哥、李哥。

    4.姓。

    哥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40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90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117頁,第30

    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𡘋音牁。說文》:聲也。从二可,古文以爲謌字。廣韻》:古歌字。前漢・藝文志》:哥永言。唐書・劉禹錫傳》:屈原作九哥。

    又,《廣韻》:今呼爲兄。韻會》:潁川語,小曰哥,今人以配姐字,爲兄弟之稱。

    又,哥舒,複姓。

    注解

    〔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哥〕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可、可,五行属

    〔哥〕字造字法是会意。从二可。“可”,有“快乐”、“欢乐”的意思。《诗·小雅·正月》:“哿矣富人。” 毛传:“哿,可。”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哿与哀对文,哀者忧悲,哿者欢乐也。……《毛传》训哿为可,可亦快意惬心之称。”“哥”似即“歌”之本字。本义是歌。

    〔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ē] ⑴ 兄,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男子⑵ 称呼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⑶ 古同“歌”。

    哥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古俄切頁碼151頁,第3

    哥聲也。从二可。古文以爲謌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更和反頁碼384頁,第6行,第1

    哥聲也。從二可。古文㠯爲謌字。

    鍇注臣鍇曰:「可亦气通也,故二可爲聲,哥猶歌也,或借此爲歌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古俄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813頁,第4許惟賢361頁,第8

    哥聲也。

    段注此義未見用者。今呼兄爲哥。

    从二可。

    段注古俄切。十七部。

    古文㠯爲歌字。

    段注《漢書》多用哥爲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今呼兄為哥,實乃昆,𥊽之音轉。

    稱兄為哥,或云鮮卑語,為「阿干」之轉,然干、𥊽、哥音近,中國曰𥊽,鮮卑(又云吐谷渾)曰干,皆可轉為哥。凡稱呼皆用語詞,中外相同。

    聲也,今呼兄曰哥者,實由𥊽字音轉,哥、𥊽雙聲。

    白话解释

    哥,声音。字形采用两个“可”会义。古文中把“哥”当作“謌”字。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篆文與楷書字都是從二可、可亦聲。可字「從口、?聲」,表示聲音的氣流呼出時被節制而停止。從二可表示氣流呼出時,經由口腔的節制,形成有節奏旋律的歌唱。哥字借為兄長之義後,另轉注為「謌」、「歌」二字。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哥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99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398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308頁
    4說文校箋第197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188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673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18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69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8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20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195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1556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5075頁【補遺】第16747頁
    14通訓定聲第1962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406頁【崇文】第1621頁
    16說文句讀第600頁
    17章授筆記第204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42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486頁,第5字

    哥字的翻译


    英语:elder brother

    德语:älterer Bruder

    法语:frère aîné

    哥的字源字形


    哥(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哥(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哥(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哥(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哥(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人人网络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