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三国志·吴志·朱桓传》:“鳩合遗散期年之閒,得万餘人。”
《旧唐书·突厥传上·默啜》:“骨咄禄 之子 闕特勤 鳩合旧部杀 默啜子 小可汗及诸弟并亲信略尽。”
《明史·流贼传·李自成》:“会我兵东返 自成 乃鳩合溃散,走 平阳。”
朱自清 《看花》:“便由那提议人鸠合了十几个同学浩浩荡荡地向城外而去。”
引晋•常璩 《华阳国志·后贤志·陈寿》:“吴 平后 寿 乃鳩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
鸠 [ jiū ] 1. 鸟,鸠鸽科部分种类的统称。 如 鸠形鹄面(形容人因饥饿而很瘦的样子)。鸠杖(古代头上刻有鸠形之杖,年始七十者,由政府授给)。 2. 聚集。 如 鸠合(亦作“纠合”)。鸠集(亦作“纠集”)。 [更多解释]
合 [ hé ] 1. 闭,对拢。 如 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 如 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 如 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 如 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 如 合家欢乐。 6. 计,折算。 如 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合 [ gě ]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更多解释]
答:鸠合的拼音是:jiū hé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鸠合 的发音
答:鸠合的意思是:集合、召集。也作「纠合」。
答:鸠合的近音词、同音词有:纠合,纠核,纠劾,勼合,九阂,九河,就和,九合,九和,就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