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伏军队或刺客。
引《易·同人》:“九三,伏戎於莽。”
孔颖达 疏:“伏潜兵戎於草莽之中。”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僕谋伺其来操兵入共击之……女谈笑如常举手向 刘 曰:‘悉君心事方将图效绵薄何竟伏戎?’”
伏戎,读音fú róng,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埋伏军队或刺客。
伏 [ fú ] 1. 趴,脸向下,体前屈。 如 伏卧。伏案读书。 2. 低下去。 如 此起彼伏。 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 如 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 使屈服。 如 降伏。降龙伏虎。 5. 隐藏。 如 伏兵。埋伏。 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 如 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 姓。 [更多解释]
戎 [ róng ] 1. 古代兵器的总称。 2. 军队,军事。 如 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3. 古代称兵车。 如 御戎。 4. 大。 如 戎功。 5. 称(方言,音如“农”)。 如 “戎有良翰”。 6.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 如 西戎。戎狄。 7. 姓。 [更多解释]
答:伏戎的拼音是:fú ró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伏戎 的发音
答:伏戎的意思是:①.埋伏军队或刺客。②.指隐伏伺机以图作乱的武人。
答:伏戎的近音词、同音词有:芙蓉,浮荣,俯容,浮宂,浮冗,覆容,夫容,敷荣,俛容,妇容,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