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嗟叹。
引《易·离》:“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孔颖达 疏:“忧戚而嗟嘆也。”
宋•王安石 《送潮州吕使君》诗:“韩 君 揭阳 居戚嗟与死邻。”
明•方孝孺 《答刘养浩书》之二:“每观古之名士,少遭挫抑则戚嗟怨悼,若无所容者,深病其无识。”
亦作“戚戚嗟嗟”。 唐•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臣负罪婴舋自拘海岛戚戚嗟嗟,日与死迫。”
宋•苏洵 《衡论上·兵制》:“谓期民宜如生三代之盛时而乃戚戚嗟嗟无终岁之畜者,兵食夺之也。”
戚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ī jiē,是指忧伤嗟叹。
戚 [ qī ] 1.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 如 亲戚。外戚。戚族。戚友。 2. 忧愁,悲哀。 如 戚然。凄戚。哀戚。休戚。 3. 古代兵器,像斧。 4. 姓。 [更多解释]
嗟 [ jiē ] 1. 文言叹词。 如 嗟乎。嗟叹。嗟来之食。 [更多解释]
答:戚嗟的拼音是:qī jiē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戚嗟 的发音
答:戚嗟的意思是:忧伤嗟叹。亦作:戚戚嗟嗟。
答:戚嗟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气节,砌阶,乞借,圻界,起解,棋劫,齐絜,期节,绮节,祈借,起节,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