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慢条斯理”。 复制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0回:“一个风火事,还象寻常慢条斯礼儿的。”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做事缓慢。
例子:老舍《小坡的生日》:“这时候诸大臣全慢条斯礼的来到,向张秃子深深的鞠躬。”
动作缓慢、不慌不忙的样子。《金瓶梅・第十二回》:“那春梅只顾不进房来。叫了半日,才慢条斯礼,推开房门进来。”或作“漫条斯礼”、“慢腾斯理”、“慢条斯理”、“慢条丝礼”、“慢条厮礼”。
①. 迟缓,速度小,与“快”相对。 如: 慢车。慢件。慢腾腾。慢条斯理。缓慢。迟慢。慢性。
②. 态度冷淡,不殷勤,不礼貌。 如: 慢待。轻慢。傲慢。怠慢。
①. 植物的细长枝。 如: 枝条。柳条儿。荆条。
②. 泛称条形的东西。 如: 条子。面条儿。便(biàn)条儿。金条。铁条。
③. 细长的形状。 如: 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ī)。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
④. 项目,分项目的。 如: 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
⑤. 层次,秩序。 如: 条理。条贯。有条不紊。
⑥. 量词。
①. 挑取。 如: “蚕月条叠”。
①. 这,这个,这里。 如: 斯人。斯时。以至于斯。
②. 乃,就。 如: 有备斯可以无患。
③. 劈。 如: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④. 古同“厮”,卑贱。
⑤. 古同“澌”,尽。
⑥. 姓。
①.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 如: 婚礼。丧(sāng)礼。典礼。
②.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 如: 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
③.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 如: 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
④.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 如: 礼物。礼金。献礼。
⑤.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